建置商會參觀「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展」 "走深走實十周年"為主題

會長莫志偉、副會長區金蓉、理事長覃伯德及副理事長劉永年等組織一行二十多位理監事參觀展覽,了解過去一年國家在國安領域的成績, 全方位加深對國安領域的認識。 莫志偉表示,當今國際局勢變亂交織,地緣衝突延宕升級,國家安全和發展面臨各種風險和挑戰。適逢今年是「國家安全法」頒佈十周年之 際,期望透過是次參觀能讓會員了解我國在國家安全工作領域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化總體國家安全觀認識提供了學習機會和重要平台,為 維護澳門社會大局穩定和長治久安作出大貢獻。未來,本會將會繼續發揮帶頭作用,把個人發展與特區及國家前途命運結合起來,與時俱進 ,提升會員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責任擔當,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2025年澳門工商業座談會


澳門建築置業行業概況,回顧及展望 前言 2024年,澳門在中央政府和內地的大力支持下,經濟取得了顯著進展。本地生產總值同比增長約10%,入境旅客接近3,500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 水準的89%,顯示出澳門經濟的強勁復蘇勢頭。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到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提出了多項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 1. 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通過政策調控,防止房價大幅下跌,確保市場穩定。 2. 盤活存量用地和商業用房:優化土地和商業用房的使用效率,避免資源浪費。 3. 短期穩樓市:採取短期措施,確保房地產市場在過渡期內的穩定。 4. 補交房保風險:完善住房保障體系,防範房地產市場風險。 5. 緊縮供應防範房屋風險:通過控制房屋供應,防止市場過度波動。 這些政策不僅有助於穩定房地產市場,也為消費者和投資者帶來了信心,預示著澳門未來的經濟發展前景良好。特區政府將繼續與中央政府緊密 合作,推動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進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水準。
澳門經濟 澳門金融管理局數據顯示,2025年1月居民存款按月微升,達7,635億澳門元,續創新高;居民貸款則下跌至5,138億澳門元。不良貸款比率由202 4年底的5.5%升至5.7%。 2024年首三季,澳門經濟持續向好,本地生產總值達3,009.7億澳門元,實質上升11.5%。其中,博彩服務出口同比增長28.4%,入境旅客總數達 2,592.1萬人次,同比上升30.1%,推動經濟增長。然而,零售業銷售總額為534.8億澳門元,同比下降16.9%;細分來看,汽車銷售上升14.4%, 鐘錶珠寶、皮具及通訊設備分別下跌26.6%、24.4%和24.3%。 房地產市場概況 住宅成交量 - 2024年,住宅市場在高息環境及內地樓市復甦乏力的影響下,整體保持平穩。全年錄得3,380宗住宅成交,較2023年(2,913宗)上升16%,但成 交量仍處於低位,平均每月約280宗。
住宅價格、租金及回報率走勢 - 住宅售價較高峰期顯著回落,2024年第4季度數據顯示: 價格持續輕微下調,其中大單位住宅價格跌幅較為明顯。市場整體表現反映購房需求仍趨謹慎。

- 2024年全澳住宅單位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平均租金按年上升3.9%。按區有不同的升幅及個別地區則有下跌。 - 商舖單位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平均租金按年下跌1.1%,辦公室單位及工業單位亦下跌2.8%及0.1%。
住宅貸款拖欠比率及金融市場概況 根據澳門金融管理局數據,2025年1月居民存款按月微升,續創新高至7,635億澳門元;居民貸款則錄得跌幅,降至5,138億澳門元。不良貸款比率由 2024年底的5.5%上升至5.7%,其中住宅貸款拖欠比率涉及數百個住宅單位。 房地產市場的經濟氣氛對金融系統可能產生連鎖反應,建議當局加強風險防控管理,以確保金融體系穩定。 未來住宅供應概況 1. 公共房屋供應: 未來5年供應量為17,768個單位,平均每年3,554個。 其中,經濟房屋13,680個,社會房屋4,088個,全部集中在新城A區。 新城A區公共房屋總規劃供應量為28,000個,2025年將有2,993個家團入伙。
2. 其他住宅供應: 長者公寓已租出300個單位。 包括置換房、暫住房及「澳門新街坊」在內,未來5年住宅總供應量達31,103個,平均每年6,220個。 較過去20年公共及私宅房屋每年平均供應3,510個高出77%。
未來住宅供應量顯著增加,有助緩解住房需求壓力,並推動社會穩定發展。
本澳住宅市場面臨的問題 1. 成交量及流動性不足: 住宅成交量持續低迷,市場嚴重缺乏流動性,淨吸納量指數反映市場需求疲弱。 2. 經濟房屋置換制度修訂: 政府正探討經濟房屋置換制度的法律修訂方案,業界對此廣泛關注。 3. 公共房屋供應與私人投資: 在經濟前景充滿挑戰的背景下,未來公共房屋供應量維持高水平,而私人房屋投資策略趨於謹慎。 4. 高息環境持續: 高息環境可能維持一段時間,進一步影響市場活躍度。 建議 1. 檢視公共房屋供需: 過去兩個經濟房屋項目申請人數下降,應積極檢視公共房屋供應與需求,避免供過於求。 2. 加快城市規劃進度: 期待明確的詳細規劃出台,加速推進各區域規劃諮詢,提升規劃條件圖的發出效率。 3. 修正溢價金計算方式: 溢價金計算應反映實際市場價值,包括舊區重建、商業樓層價值差異及住宅樓宇級別差異,建議修訂法例以更貼近市場實際情況。
展望 2025年市場形勢仍充滿挑戰,但若加息週期結束並開始減息,加上中國經濟及房地產市場實現軟著陸,澳門投資市場有望恢復信心, 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建築行業持續發展_意見書
一. 建築行業持續發展 1. 澳門建築業的情況,根據資料顯示,建築業在澳門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希望政府能夠提供更多機會給本地中小企業和人才 參與工程項目,從而提升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2. 本地企業競爭力不足、大型項目多由外部公司承攬、中小企業資源有限、人才流失或培養不足等。希望政府通過政策支持來改變這一狀況,促進本 地業界的健康發展。 3. “有序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具體措施來實現。考慮政策傾斜,按序推出公共基礎建設項目,在招標中設置本地企業參與的比例,或者提供稅收優惠。 此外,人才培養方面可能需要加強職業培訓,建立合作機制,確保有足夠的技術工人和專業人才。 二. 建築行業的發展方向
1. 私人工程項目發展方面 - 小型商業裝修工程審批,建議土地工務局僅負責行政審批,技術審批可由技術員、工程師或則師負責,以加快批則速度。 2. 公共工程發展方向 - 建議政府在公開標中採用中位價為最優,而在邀請標中,除標價外亦應考慮工程進度,以避免惡性競爭,影響業界長遠發展。除特殊建築或基建工程 外,一般民用建築不宜採用設計連施工招標。
3. 都市更新與技術提升 - 提出新的都市更新方案,重點關注舊區保育、舊樓加裝電梯技術、外牆更新及電力裝置設備升級。新技術配合可以在舊區狹窄土地上建房,並且引入 新消防技術以配合發展需求。
4. 電子化入則 - 建議加快電子化入則進程,使用電子化文件及相關軟件進行工程項目管理。大力推動部門提升電子化行政程序,以提高效率。
此意見書旨在推動建築行業持續發展,提升行政效率,並確保技術與市場需求同步。
|